



仲夏時節,珠江潮涌,嶺南風勁。今年既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3周年。
中國電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全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朝著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向前。
智慧賦能,創造無限生機
煙波浩渺,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下舳艫千里,一片繁忙。
為降低大橋主體的船撞風險,電科???/strong>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防船撞預警系統”,搭建了橋面水域和航道的視頻感知網,立體掌握橋區航道、橋梁水域、伶仃航道通航狀況,對航道船舶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與智能預警,為保障大橋安全運營和橋梁水域通航安全提供支撐。
除此以外,中國電科在多領域智慧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6月初,電科太極承建的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一期)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該項目是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布局下,首個啟動的國家級樞紐節點,具備全國示范引領作用。電科太極成立專項攻關團隊,開展全國一體化大數據體系數據標準研制,搭建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資產交易實驗平臺,進一步完善隱私保護、數據開放、數據確權等標準,探索形成數據資源互聯互通“一張網”,支撐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發展。
數字奔涌,釋放創新活力
“只要你有想法,大灣區分分鐘變現?!币浴坝病敝闻c“軟”服務的充分融合,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百業千行不斷“上新”。
7所承擔了面向行業應用的5G傳輸及組網關鍵技術、工業時敏網絡關鍵技術與現場網絡交換設備研發等重點項目,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揚帆起航”。參編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道路智能網聯設施技術規范》《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的數字化模型信息表達規范》等6項標準,承建了廣州地鐵多條線路的專用無線通信系統和無線通信系統建設,用科技為“軌道上的大灣區”提速。
電科東信依托“健康珠?!?,開發“港澳籍人士就醫自動實名認證”服務,提高港澳籍居民本地就醫的便利性,上線珠海通(港澳)乘車碼,通過信息化手段保障居民健康出行,極大提高通關效率。
精耕細作,久久為功。中國電科將繼續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以“繡花”功夫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精細治理,讓這片承載使命的熱土生機勃發,讓滿懷期許的藍圖愈發精彩。